好的策略的确能够建立交易者的优势地位,但成功的交易最主要依赖的却是交易者的优秀品质。 策略其实都是已经消化的分散的肌肉记忆,不用去专门思考的。影响买卖决策的主要其实是情绪心态。。。 很多时候,最让我们倍感困惑的问题是在交易的过程中谁是主角? 股市设计的原理是,股民被假定为理性的人,他们按照最合理、最有利的方式交易,从不做损害自己的事情。市场应该是一个理性动物的集合,每一位交易者都是拥有非凡智慧的经济动物。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更多的情形下,支配交易者的并非理性的智慧,甚至并非严密的逻辑程序,主宰交易者命运的是一种“混沌”的病毒——交易者情绪。 人不是机器。其实技术分析最核心的不是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他实际上是在用量化的方法辩识市场情绪在狂热及抑郁两极摆动的心理学产物,而情绪的震荡无时无刻都在考验每一个交易者。 炒股久了,你就明白了一个真理:看得准未必能赚到钱,因为只有开仓才有可能发生盈亏;看不准更谈不上持续性的盈利,毕竟幸运之神不会总是眷顾。还要加上看错一次后在坑里坐井观天必然导致的丧失后面一大堆盈利可能的机会成本。。。。 所以,看的准的都未必赚到钱,看不准的就不必提了。。。 这里,就要给广大读者提个问题了,网上无数分析师和大v,持续看对的有几个?经常错的那肯定要排除了。每天不断高频来回变的也要排除了。那么比较准的还剩下几个?一只手能不能数的过来?你关注那么多人有什么意义?你告诉我? 整个微博技术分析我只参考一个人的,逻辑思考我只参考一个人的,东拉西扯我只参考一个人的,个股交流我只和极少数我觉得水平相当可以的基金经理私下交流,其他信息和讨论我觉得都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你别管是那几个人谁,我也不想说。。。 总之,交流讨论除了情绪干扰,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情绪恰好是杀你的武器。。。这也是为啥别人问我问题,一旦是没有意义的问题,我很恼火的原因。。。让我情绪有任何波动,等同于要谋杀我。。。你是我的敌人,我为什么要回答你?有几笔在情绪不稳定时候做的交易能赚钱? 我给你的建议是如果想炒好股,赚到钱,独立思维很重要,首要就是退出你参加的绝大部分群和一切散户交流讨论群,同时,取关所有机构或研究所官方账号,凡是官方的基本上没用的,你想想,其实利润来自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差,等到官方都发的东西还能有几个预期差?取关99%财经大V,静心打磨自己的交易体系,冷血,冷血、冷血,这是唯一有用的。 每天都有私信问我个股的,我的回答一般是:你离开股市吧,反正迟早要亏光掉的,还不如把钱给我,我还送你一面锦旗。。。如果你还需要问,那大概也没有炒股的意义了。。。你做手术时候咋不翻着书去做?不敢吧?那炒股怎么就敢?你好大胆子! 股民一旦开仓交易,各种有利的、不利的情绪就缠绕着交易者的心灵。即便之前做了详尽的分析工作,仍然难以避免不利情绪-——这种与生俱来的“病毒”对我们的干扰。 市场走势在某种意义上看来是随机的,尤其是短期走势。许多事后令人后悔莫及的交易往往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不少股民都经历过刚点完买入或者卖出,1秒后,便意识到自己错了,那是因为交易者在采取行动的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被不利的情绪支配着,只有在交易结束的一刹那才会猛然醒悟。所以盘中经常有基金经理突然给我推荐个股,我一般都回答收盘后我再仔细思考,再说。盘中不临时决策,哪怕错过机会,也在所不惜。错过机会,至少保留了明天的主动机会还在。什么成本最大?机会成本最大。。。长期套牢的人对这个深有感触,哈哈。。。 在熊市的末期,快速下跌的过程中非理性的恐惧是如此强烈的震慑着交易者,迫使交易者不断加入杀跌的行列。一旦市场止跌,空头气氛转瞬间便烟消云散,交易者为了重拾破碎的自尊,轻易的就能忘记先前的窘迫。深度套牢——便是交易者在这样的情绪模式反复折磨后的结果。 3288点附近不听我的警告,死都不卖,死看牛市,还来我这里大喊大叫怼我的人,跌到今天开始不想卖了(2019年6月6日),找各种理由安慰自己,明天会更好。。。这就是自我修复,重拾破碎自尊的结果。。。人最善于原谅自己,最善于迁怒于别人。。。赚了是我牛逼,亏了都怪你不提醒我。。。殊不知,风来了,猪都能飞。。风走了,bia ji。。。。。 而在牛市的末期,贪婪的情绪又是如此肆无忌惮地弥漫在市场当中。在牛市里,贪心其实并不算反常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很难辩识及控制贪欲的原因。 再来2015年股灾,大多数人还是逃不掉,没用的,再来十个循环,还是一样,你们不知道人性有多么下贱。。。贪婪和恐惧和各种欲望主导了人99%的决策。。。 大部分时间、大多数人是被情绪牵引着,情绪才是交易市场的真正主角,而情绪的控制则是交易过程中的主角。 很显然,金融市场具有群体性,交易者身处其中,跟随主流意见行动是自然反应。 这种“跟着大家走”的“羊群效应”在现实生活及工作中往往给予人们以安全感。譬如,在企业工作强调集体价值,大多数人的意见常被认为是正确的,所以普通交易者极容易将这种认识带入交易行为当中。 隔壁老张买股票赚钱了,于是整栋楼、整个社区、整个城市都去买股票,以至于监管部门要差配资、去杠杆,羊群效应就这样发生了。这也正是不少其它行业的精英屡屡在证券市场失手的原因之一。在其他行业风生水起的精英,在股市里血流成河的太普遍了。。。我亲眼看到的无数。。。股市需要的是小众、逆向思维、冷血。。。。。其他行业正相反。。。 交易者情绪的变化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有“羊群效应”,同样有“反大众情结”存在着并屡屡发生作用:当大众群体纷纷认同多头行情,买入情绪开始陷于盲动的时候,空头行情就要悄然降临,而当大众陷于绝望,多头行情就开始出现,解开这种情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市场就是如此,交易者必须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其实红梯子核心原理就是这个,看了4年多的老读者,想必深有体会,为什么红梯子如此神奇,因为他契合了股市交易的最核心真理。并且,这个真理永恒存在。。。 情绪化交易的另外一个表现是过度交易,它也会吞噬我们心灵深处的理性声音。 窗外有明媚的阳光,有婉转的鸟鸣,但很多交易者宁愿放弃这些人生乐趣而停留在市场的涨涨落落中,他们似乎必须留在市场内,随时寻找交易的机会却不计后果。好比我一个女同学,常年套牢。。。难得被我死劝着逃了一次顶,看着这些天个股天天下跌,应该很高兴才对,是吧?少亏的钱不就等于赚来的钱么?非也。她跟我说没股票,好无聊。。。然后买了点股,吃了三个大阴棒,然后睡得特别踏实。。这样的人,特别多。。。 欺骗他人已经够糟了,而他们却喜欢欺骗自己。人们基于不同理由而过度交易,如:急于挽回损失、害怕错失机会、止损策略不当、场外因素影响等,但过度交易的最根本原因一定是交易者自身的知识结构或交易系统的出了问题。就是其实绝大部分人是看不出一个股票现在是买点附近,还是卖点附近,还是持有观望阶段,还是不持有观望阶段。其实炒股的人搞清这四点就行了,我觉得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接触的绝大多数人真的搞不清,包括绝大部分专业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我也不知道他们为啥不知道,我还以为职业圈子里人人都知道的。。。。后来发现我错了。。职业不职业,主要在于考到从业资格证没有,哈哈。。。我反正考不到。。。谁有空看书复习那些实际交易中基本没用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度交易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毕竟市场中还存在很多成功的高频交易者。比如很多深谙投资者心理的大游资。。。。 除此之外,自大与自我放纵也是交易者的大敌。自我感觉良好是人类的天性,人们总是过分的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成功是自己能力强大的必然结果,而把失败归咎于运气或诿过于他人。这在交易中就表现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交易能力而低估了市场风险,从而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 例如:在一个单边上涨的牛市中,赚钱显得格外容易,很多人确实也赚了很多钱。 俗语云利令智昏,于是第一个错误就随之产生了:自大。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赚钱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市场趋势使然,他们觉得股票交易容易得很,赚钱是手到擒来的事。但是,好运气不会两次敲响同一扇窗。一旦转市,赚钱的生意很快变成了赔钱的买卖。 然后第二个错误接着产生了:自我放纵。他们眼睁睁的看着亏损越来越大而束手无策,眼睁睁的看着市值缩水而无能为力,这时候自我放纵的心理开始接手了他们的股票账户,并主导此后的交易行为,深度套牢、割肉、补仓等等。悬崖撒手易,临界回头难。处于两难困境时,浮躁冲动很容易推动人们再次犯错误,所以,自大与自我放纵这对孪生兄弟总是结伴而行,长期资本公司的崩溃、巴林银行垮掉以及国债期货“3.27事件”的背后都有它们的影子。 李佛摩尔:“一个人如果在投机市场中有优异的表现,他必须彻底的了解自己,而知道自己可能陷在愚蠢的行列中,则是一个长久教育的过程。我有时认为,投机客要能够学会什么时候让他不自大,付出任何代价都不算太高,一些聪明人的很多严重的错误,都可以归结为自大,自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代价高昂的疾病,在华尔街尤其如此”。 研究那些业绩非凡的卓越交易者,会发现他们成功的背后是拥有同一个“圣杯”——独特的意志品质。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一群4岁儿童每人一颗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到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后来的跟踪观察发现,那些耐着性子吃到两颗糖的孩子,在中学阶段时表现出较强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精神。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发现,有耐心等待两颗糖的孩子,在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个实验是说,自我控制能力是值得称道的独特的意志品质,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这里讲两个巴菲特的小故事。 巴菲特的高尔夫球友们决定同他打一个赌。他们赌巴菲特在三天的高尔夫运动中,一杆进洞的成绩为零。如果他输了,只需要付出10美元;而如果他赢了,将可以获得20000美元。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巴菲特先生拒绝了。他说:“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接受内心的约束”。我当然没有巴菲特牛逼,但是我有个同样的特点,就是不和人赌。怎么说都好,假如你要我掏钱出来赌,妄想。哪怕赌资1分钱,我也不愿意。我不想参与任何我部分把控不了的东西。。。有时候看他们熬夜打麻将赌钱,觉得很好笑,我也参与过同事亲戚之间打着玩的麻将,那种为赚钱打麻将从不参加,理由很简单,老子白天在大赌场上豪赌,一赌几十年,晚上还跟你们赌这种东西?吃饱了。。 美国一位很著名的棒球击球手曾将击球区域分为77块小格子,每块小格子只有棒球那样大。当球落在“最佳”的方格里,挥棒击球,这将获得好成绩。如果球落在“最差”方格里,如果挥棒击球,即使是最好的击球手,也只能击出一般的成绩。巴菲特说:“我们不必像击球手一样面临三振出局的风险。如果每个投资人一生只有20次决策机会,这将会迫使你寻求最好的投资决策。”故事说,自我控制是一种能力,而“有耐心等待吃两颗糖果”的孩子在交易市场中有更好的适应性。 罗杰斯:“我不会拿自己的钱去冒险,永远都不会。成功投资家的做事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钱就在那里摆着,就在墙角那里,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捡起来,这就是投资之道。你要耐心等待,一直等到你看到,或者发现,或者碰到,或者通过研究发掘了你觉得稳如探囊取物般的东西,获取这个东西不需要冒太多风险。你在下单购买之前,你一定要肯定自己买的东西价格低廉,或者你看到积极的变化即将来临。换句话说,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你才下单购入,人生中看到钱就躺在那儿的机会是绝对不会太多的。”这段话是说,忍耐是美德,抢跑是恶习。它是交易策略的灵魂。 交易者应当认识到,我们交易的对象是市场,但交易的主体则是我们自己,我们不过借助交易系统这个工具把自己的知识和心智结构以盈亏的方式体现出来而已。 好比有个人今年2月关注到了某个股,放到自选里天天观察,一直看了快3个月,直到前几天,突然等到他逆势绝佳技术机会,进场交易了,只持有了几个小时,稳稳地8%利润,然后出了。然后大跌。。。 为了这几个小时,和8%,他每天看,不管市场如何热闹或者萧条,就是静静地等待机会,将近3个月,只为了几个小时的交易,值不值,显然是值得的。。。你有这个耐心么? 那几个月里他只参与了其他有把握的机会。。。没有把握的股,怎么涨,都不跟,怎么跌,都不买,不管大盘如何,红梯子如何,周围的人是不是喊大牛市,还是又很悲观喊大熊市,他就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看到的,而不是心里以为的啥啥。。。 这个人,就是我。 在股市里,你们的看法都是狗屎,我自己也是狗屎。我谁都不相信。只相信看到的。看到的多久,就是多久。一切期待,,都是扯淡。。。一切幻想,,注定只是幻想。。。你管控不了情绪,就战胜不了自己。。。 在投机交易中,或许最终的成败输赢取决于你的“延迟满足”能力:你要一颗糖?或是等待两颗糖?——这是一个问题。或者你可以买点延迟湿巾或者印度神油?